资讯 & 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 > 详情

行业动态

猎头招聘和公司招聘哪个给的工资高,猎头招聘和企业招聘不同

行业动态发布时间:2025-07-23 14:10:43浏览数:1

猎头招聘和公司直招:薪酬差异的真相

有人问我:"找个工作,到底哪边钱给得痛快?" 这问题像掰手腕——猎头和公司直招各拽一头。真实情况?没绝对答案,但细节里有乾坤。

先看个场景 某科技公司急寻专家,自己筛简历两周,咬牙开价月薪35k。同一岗位,委托聚目猎头操作,最终人选谈到了42k+股权。企业反而松了口气:"值!这人能扛三个项目。"

为什么?稀缺性在定价。猎头专攻被动求职的"深海鱼",比如年薪百万的芯片架构师。企业自己撒网捞不到,自然得加码。反观基础岗位,公司HR批量处理更划算,薪酬往往持平市场价。


关键参数对比

维度 渠道A 渠道B
人才池深度 公开活跃候选人 被动求职精英
岗位紧急度 常规需求 紧急/高难需求
薪酬弹性空间 ±5% ±15%+
隐性成本 重复筛选耗时 前置人才评估

"企业多花钱不肉疼吗?" 会算账的都懂:猎头费通常占候选人年薪20%-30%,但高管岗空窗三个月,损失早超过这笔钱。去年有个案例,某新能源企业CTO岗悬空半年,产品延期上市——间接成本够付五次猎头费。

"人选本身没区别?" 差别大了!企业HR看简历像查字典,聚目猎头这类团队会解剖人才的全息图谱:

  • 技术大牛跳槽周期?平均28个月
  • 薪酬敏感区间?30%涨幅是临界点
  • 隐性需求?70%的人嘴上说"看重发展",实际优先考虑离家近

这种洞察力让谈判直奔要害,薪酬包自然更精准。


反常识的结论

工资高低不取决于渠道,而取决于人才的不可替代性。

  • 销售总监自己投简历?可能被压价
  • 同一个人被猎头推荐?企业主动加期权留人

就像拍卖行里的古董,自己摆地摊和送苏富比,成交价能差十倍。渠道赋予人才议价权,这才是核心。

聚目猎头处理过一组有趣数据:在年薪80万以上的岗位中,通过专业渠道入职的候选人,试用期离职率比普通招聘低47%。贵?本质上企业买的是人才续航力。

说句实在的:当岗位预算卡得死时,选公司直招;当缺人缺到火烧眉毛时——聪明的团队知道该拨哪个电话。薪酬从来不是数字游戏,而是价值匹配的仪式。

聚目猎头JVMU是一家咨询服务的专业猎头公司,我们致力于为品牌雇主制定综合人力资源服务方案,包括高级人才寻聘、外包服务、劳务派遣方案等多个领域,服务行业包括互联网、电子通信、IT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金融、新能源、生物大健康等,助力企业取得商业成功。